English

莫逼孩子当神童

2000-01-03 来源:生活时报 王震 我有话说

现在,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,孩子自然会成为父母的心肝宝贝,父母除了在生活上百般照顾外,在智力上也不惜花费精力和资金,希望子女成龙、成凤,成为“神童”。

一些家长,眼见别人3岁的孩子就会背唐诗,也买回一本,每天口读面授,逼着孩子背诵。还有的家长,希望子女成为少年画家、书法家、乐坛“神童”,也毫不顾忌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条件,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抠出搞“智力投资”。家长们的这种培养子女的拳拳之心实为感人,但事实并不与他们的愿望成正比。

逼迫子女当“神童”的作法是不科学的。孩子如幼苗,正处在长身体的重要阶段。有关专家指出,从幼儿的生理、心理发育而言,幼儿不宜学知识,而应当多多玩耍和游戏,家长可以在玩耍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兴趣、爱好、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,而不应当过早把学习负担压在幼苗身上,影响生理、心理的正常发展。

心理学家指出:个人回忆最深的是童年,家是童年的世界,不愉快的童年生活经验,会像挥之不去的梦幻,只有创造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,才是正确的智力开展之道。应当看到,玩耍,也是孩子们接触社会、了解世界、获得知识的必要一课。

逼迫孩子当“神童”,也是不少家长片面理解智力开发所致。其实,儿童的智力开发是多方面的,它包括思维能力、想象能力、观察能力、创造能力以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等。背几首唐诗,识多少单词,顶多只能增强其记忆能力,对于其他的发展并无多大裨益。有的孩子,5岁就能背上百首唐诗,识上千个字,到后来上中学,除了字识得较多外,其它功课则一塌糊涂。那种不顾孩子的兴趣、爱好、特长,而一味强求的做法是难以奏效的。须知一个人的成才与否,与其兴趣爱好关系极大,有了浓厚的兴趣,才有强烈的求知欲,这个时候,你不逼迫,他也要去学习钻研。所以,科学的做法,是根据孩子的智商程度和兴趣爱好,有的放矢,顺乎自然地加以引导,能成才就成才,不能成才也不必赶鸭子上架。

培养子女成才,每位家长责无旁贷,但如何培养却是有学问的。不能期望值过高,也不能揠苗助长,违反科学规律而适得其反。父母当然不可放弃在德智体美方面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,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这个时期有一个开心愉快的“金色的童年”,因为这个时期毕竟很短暂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